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

尼泊爾的聖母峰


聖母峰藏文ཇོ་མོ་གླང་མ威利Jo-mo Glang-ma尼泊爾語सगरमाथा,又作珠穆朗瑪峰埃佛勒斯峰薩迦瑪塔,簡稱珠峰),為喜馬拉雅山脈主峰,海拔8,844.43公尺(29,017英尺)-8,848.13公尺(29,029英尺),為海拔世界第一高峰,峰頂位於中國尼泊爾的邊界[1] ,北坡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定日縣,南坡位於尼泊爾薩加瑪塔專區。參見八千米以上山峰列表各洲最高峰列表各國最高峰列表

目錄

  [隱藏

[編輯]名稱


聖母峰日落
藏語珠穆朗瑪(ཇོ་མོ་གླང་མ)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稱作珠穆朗瑪峰。藏語「珠穆」(ཇོ་མོ)是女神之意,「朗瑪」(གླང་མ)應該理解成母(在藏語裡,「朗瑪」有高山柳和母象兩種意義),神話說道聖母峰是長壽五天女ཚེ་རིང་མཆེད་ལྔ)所居住的宮室。
1258年出土的《蓮花遺教》以「拉齊」稱之,噶舉派僧人桑吉堅贊《米拉日巴道歌集》稱聖母峰所在地為「頂多雪」。1717年,清朝測量人員在聖母峰地區測繪《皇輿全覽圖》,以「朱姆朗馬阿林」命名,「阿林」是滿語,意思是「山」。1951年時,地理學者王鞠侯提出應採用「珠穆朗瑪峰」之名。1952年,中國政府內務部採用王鞠侯之建議,將「額菲爾士峰」正名為「珠穆朗瑪峰」[2]
西方國家和部分亞洲國家稱此山峰作額菲爾士峰埃佛勒斯峰Mount Everest),是紀念英國佔領尼泊爾之時,負責測量喜馬拉雅山脈英屬印度測量局局長喬治·埃佛勒斯George Everest[3]。1865年前稱為十五峰(Peak XV)。
2002年,《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西方世界使用的英文名稱「Mount Everest」應正名為其藏語名字「Mount Qomolangma」。該報認為,西方開始使用英語名稱「Mount Everest」之前的280年,中國地圖上標誌此峰已為「珠穆朗瑪」之名[4]
台灣一般都以「聖母峰」稱呼此山,並在教科書中採用此意譯。近年來開始有部分人士逐漸接受中國大陸「珠穆朗瑪峰」的名稱,可在電視新聞報章雜誌網際網路中偶見[5],但大多仍以過去習用的「聖母峰」為主流。
尼泊爾語名是薩迦瑪塔सगरमाथाSagarmāthā),意思是「天空之女神」,此名是由尼泊爾政府在60年代時起名。由於此前,尼泊爾人民沒有替這座山峰命名,而政府由於政治因素也並無選用音譯名稱。

[編輯]確認世界第一高峰


聖母峰(地勢圖

尼泊爾地質勘探局出版的地圖,地圖比例為1:50,000。圖上標明了1979-1980年中尼聯合勘探所得的兩國邊界,邊界線正好跨越聖母峰頂,喜馬拉雅山脈也被兩國沿山脊平分。
1808年,英國開始了印度大三角勘察,想確定世界最高峰的位置和名字。勘察隊抬著重達500 kg (1,100lb)的經緯儀從印度南部開始向北移動,沿路儘可能精確的測量高度。他們在17世紀30年代到達了喜馬拉雅山的丘陵地帶,但是尼泊爾因為擔心英國可能會侵略或兼并他們,不願意允許英國人進入他們國家。勘探隊的幾次請求進入尼泊爾都被否決。[6]
英國人被迫沿著尼泊爾南邊平行於喜馬拉雅山脈的德賴平原繼續他們的觀測。德賴平原的條件非常惡劣,有傾盆大雨和瘧疾。有三名勘察員死於瘧疾,另有兩人因日益下降的健康狀況而退出。[6]
儘管如此,英國人還是在1847年向前推進,開始仔細地勘察喜馬拉雅山諸峰。他們的觀測地點最遠的離山峰有240 km (150 mi)遠。在這年的最後三個月,天氣限制了勘察工作。1847年11月,印度勘探局的局長安德魯·沃從位於喜馬拉雅山脈東端的觀測站做了幾次觀測。干城章嘉峰在當時被認為是世界最高峰。安德魯·沃注意到230 km (140 mi)遠的地方有座山峰比它高。沃手下一個工作人員約翰·阿姆斯特朗也從一個更西邊的地點看到了這個山峰,並稱它為"b"峰。沃在後來寫道,觀測顯示"b"峰要比干城章嘉峰高,但由於觀測點距離山峰太遠,有必要靠近觀測確認一下。下一年,沃派遣了一名勘探人員返回德賴,去更接近的觀測"b"峰。但山上不散的雲彩阻礙了所有的觀測企圖。[6]
1849年,沃又派遣了詹姆斯·尼科爾森去這個區域。尼科爾森先是從距離聖母峰190 km (120 mi)遠的地方做了兩次觀測。然後他又帶著最大的經緯儀向東行進,沿途做了超過30次測量,最近的一次離聖母峰僅有174 km (108 mi)遠。[6]
尼科爾森後來回撤到恆河旁的巴特那,基於自己的觀測做了必要的計算。他平均所有的觀測得出了"b"峰的高度大概為9,200 m (30,200 ft)。只是這裡沒有考慮光的折射,這有可能扭曲測得的高度值。可是這個數字已經很清楚的表明了"b"峰要高於干城章嘉峰。不幸的是,尼科爾森下山時得了瘧疾,最後不得不結束觀測回家,使得計算沒有完成。沃的助手米歇爾·亨尼斯基於羅馬數字開始給觀測的這些山峰命名。干城章嘉峰為第九峰(Peak IX),"b"峰為第十五峰(Peak XV)。[6]
1852年來自於孟加拉的印度數學家和勘探員——拉德哈納特·希克達爾在位於德拉敦的印度勘探局總部,基於尼科爾森的觀測,利用三角學計算結果,第一個確認了聖母峰為世界第一高峰。[7]官方的宣布第十五峰為世界最高峰被推遲了幾年,因為需要反覆的計算確認。沃在1854年開始和他的下屬繼續研究尼科爾森的數據,花費了幾乎2年在計算上,試圖解決從測量點到聖母峰這段遙遠的距離里光折射、大氣壓、溫度對測量結果的影響。最終,他在1856年3月給他的代表的信中宣布了他的發現。干城章嘉峰的高度被宣布為28,156 ft (8,582m),第十五峰的高度為29,002 ft (8,840m)。沃得出結論,第十五峰「最可能在全世界是最高的」。[6]第十五峰(用英尺來衡量)被計算出的高度正好是29,000 ft (8,839.2m)高,但在公開宣布時為29,002 ft (8,839.8m)。這個人為的2 ft (61 cm)的調整是為了避免給人印象,這個恰好29,000英尺(8,839.2公尺)的高度不是確切高度而是取整後的近似值。[8]

[編輯]高度


聖母峰
聖母峰最近的一次測量在2005年,是由中國國家測繪局測定。2005年3月的聖母峰複測大型科考活動啟動開始,歷時兩個多月的探測,5月22日第一批登頂隊員11時08分成功登頂,2005年10月9日測繪局公布聖母峰的岩面海拔高度應該為8844.43米,冰層厚度3.50米[9]。這是對聖母峰進行的首次岩面海拔高度測量,據稱也是至今為止最準確的測量值,比1975年測量的高度8,848.13米矮了3.7米(尼泊爾採用覆雪高度為基準的8,848米[10])。為了得出更精確的權威數據,測繪局這次測量聖母峰高度採用了經典測量與衛星GPS測量結合的技術方案,並首次在聖母峰測量中動用了冰雪深雷達探測儀,但外界另有聖母峰高度達8846.1、8840、8850、8851或8872米等眾多數據的說法。
由於地球不是完整的圓形,因此即使聖母峰雖然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但是它的峰頂卻不是距離地心最遠的一點,這個特殊點為南美洲欽博拉索山。而從海底山腳算起,世界最高的山峰是夏威夷冒納凱阿火山,高度為10,203米。

[編輯]文化影響


聖母峰北坡國際太空站照片。
聖母峰高大巍峨的形象一直在當地甚至全世界的範圍內產生著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四版人民幣十元的背面便是聖母峰。為了紀念艾德蒙·希拉蕊紐西蘭知名的探險家與聖母峰首次登頂者,艾德蒙·希拉蕊的肖像被置於紐西蘭元五元鈔券的正面,以鼓勵國人冒險犯難之精神。

[編輯]攀登歷史


3DThe Northern Part of Everest 3D version 1.gif

1924-1996年歷次攀登線路

正在攀登的勇士

1980年冬季攀登的波蘭人
攀爬喜馬拉雅山聖母峰必須遵守「兩點鐘規則」,即攻頂時間一定要在下午兩點前完成,不然就必須回頭。美國登山好手費雪(Scott Fischer),在第五次攀爬聖母峰中意外喪生,即是過晚登頂,下山時遇大風雪而喪命。
  • 1921年,第一支英國登山隊在查爾斯·霍華德·伯里中校的率領下開始攀登聖母峰,到達海拔7000米處。
  • 1922年,第二支英國登山隊是用供氧裝置到達海拔8320米處。
  • 1924年,第三支英國登山隊攀登聖母峰時,喬治·馬洛里安德魯·歐文在使用供氧裝置登頂過程中失蹤。馬洛里的遺體於1999年在海拔8150米處被發現,而他隨身攜帶的照相機失蹤,故無法確定他和歐文是否是登頂成功的世界第一人。
  • 1953年5月29日,來自紐西蘭的34歲英國登山隊隊員艾德蒙·希拉蕊與39歲的尼泊爾嚮導丹增·諾蓋一起沿南坡登上聖母峰,是紀錄上第一個登頂成功的登山隊伍。
  • 1956年,以阿伯特·艾格勒為首的瑞士登山隊在人類歷史上第二次登上聖母峰。(有準確記錄以來)
  • 1960年5月25日,中國人首次登上聖母峰,分別為王富洲貢布屈銀華,此次攀登也是首次從北坡攀登成功。
  • 1963年,以諾曼·迪倫弗斯為首的美國探險隊首次從西坡登頂成功。
  • 1975年,日本人田部井淳子成為世界上首位從南坡登上聖母峰的女性。
  • 1975年,中國登山隊第二次攀登聖母峰,九名隊員登頂,其中藏族隊員潘多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從北坡登頂成功的女性。
  • 1978年,奧地利彼得·哈貝爾義大利賴因霍爾德·梅斯納首次未帶氧氣瓶登頂成功。
  • 1980年,波蘭登山家克日什托夫·維里克斯基第一次在冬天攀登聖母峰成功。
  • 1988年,中國、日本、尼泊爾三國聯合登山隊首次從南北兩側雙跨聖母峰成功。
  • 1996年,包括著名登山家羅布·哈爾史考特·費雪在內的15名登山者在登頂過程中犧牲,是史上攀登聖母峰犧牲人數最多的一年。美國「戶外」雜誌記者強·克拉克幸運逃過一劫,將親身經歷寫成《巔峰》(Into Thin Air)一書。來自台灣高銘和死裡逃生,寫下《九死一生》一書。
  • 1998年,美國人湯姆·惠特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攀登聖母峰成功登頂的殘障人士
  • 2000年,尼泊爾著名登山家巴布·奇里從大本營出發由北坡攀登,耗時16小時56分登頂成功,創造了登頂的最快紀錄。
  • 2001年,美國人維亨邁爾成為世界上首個登上聖母峰的盲人
  • 2003年,紀念人類首次成功攀登聖母峰50周年。
  • 2005年,中國第四次聖母峰地區綜合科考高度測量登山隊成功攀登聖母峰並測量聖母峰高度數據。
  • 2007年,尼泊爾觀光部指出,美國19歲少女「珊曼莎·拉森」是最年輕的成功登頂外國女性。
  • 2008年5月8日,北京奧運聖火聖母峰登山隊的隊員抵達聖母峰峰頂,並燃點起祥雲火炬,進行約200米的火炬傳送。
  • 2009年,台灣人江秀真成為首位從南、北兩側均成功攀登聖母峰的女性。
  • 2010年5月18日,台灣人林永富以57歲之齡從北側成功登上聖母峰,為目前台灣成功登頂聖母峰年齡最年長的攻頂者。
  • 2010年5月22日,英國人普伊(Lewis Gordon Pugh)在聖母峰上的冰湖裡游動一公里,費時22分51秒,成為聖母峰長泳的第一人。
  • 2010年5月22日,來自美國加州13歲少年喬丹·羅麥羅從北側成功登上聖母峰,成為世界最年輕登上聖母峰者。
  • 2012年5月19日,來自日本山梨縣的73歲女登山家渡邊玉枝於當地時間上午7時成功登上聖母峰,成為年齡最高的女性登頂者。
  • 2012年5月19日,中國地質大學登山隊4名隊員德慶歐珠、次仁旦達、陳晨和董范於8時16分從北坡成功登上聖母峰頂峰,成為中國第一支登上聖母峰的大學登山隊。其中德慶歐珠、次仁旦達、陳晨均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校大學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